网页版新闻 /News
女性经期的瑜伽习练原则
在《探索瑜伽理疗的秘密 - 女性经期的习练》已经比较详细研习了女性经期的习练,也是艾扬格瑜伽的练习方法,而在阿汤中建议女性在经期头三天完全休息,不练习阿汤的序列,第四天到经期完全结束这段时间可以正常练习,但需要除去闭合性扭转(三角扭、侧角扭、马里奇CD等)以及倒立体式,用到腹部的体式也尽量柔和一些以避免腹内压过大造成新生的子宫壁等组织受损。
在学习艾扬格期间,经期头三天有相关的经期习练序列,虽然很小心,在使用辅具的倒手杖式和桥式肩倒立(如图1)当中,依然稍有不慎就会腹部过伸(哪怕是轻微的过伸,伤害也会产生)。
是因为身体前侧(如图2-前表线)本身具有连续性,即使腹部是相对水平的,胸腔区域的后弯也有可能伸展到腹部,因此经期习练一定要在头部支撑抱枕,避免腹部过伸、以及下腰背的挤压。不过,即使这样也会存在风险,比如头部支撑不够高,进出体式时发力不当等。
其实在密集一的课上,老师就提到过“建议头三天完全休息”,可是人呐!就是要踩一个坑,才会有进步。于是,后来的练习就是头三天纯休息。当然,在另一方面看,我当时还是学艺不精,没有调整好体式的状态。而有的人身体素质好,或者是习练比较精进,能够很好地把握练习的那个度,也可以适当练习。
在我看来,我们毕竟是肉体凡胎的,有时也难免失误,所以我觉得经期头三天不练习是最好的选择。虽然不能练习,出去散散步也挺好的。
在《探索瑜伽理疗的秘密 - 女性经期的习练》中,我们提到经期头三天下行气(如图3)主导体内气的运行,以便排出身体的杂质(Mala),杂质如果不能很好的排出就可能导致疾病的产生。
除了下行气主导杂质排出之外,其他气也会帮助下行气推动经血排出。所以,有些人在经期会出现腹泻的症状,这是因为平行气(消化之气)也在帮助排出经血,消化能力较弱。如果感觉无力,自然是遍行气也在帮助排出经血。甚至,有些能量较弱的人,还是感觉意识无法集中、头脑昏沉,那就是生命气和上行气也在帮助排出经血。
按中医的说法,经期气血流向子宫将经血排出体外。这点我在经期前便有所征兆,比如经期前会感觉视力模糊,脾气开始易怒,这是因为肝血开始下行进入子宫,从而出现肝阴不足,导致肝阳旺盛(即肝火旺)。所以,经期前后的女人,男人要小心对待!同时在经前我也会感受下腰部变得不太灵活了,因为元气(如图4)也开始下行准备推动经血排出体外。
经期,由于人体之气主要推动经血排出,也就意味着卫气也会比较缺乏,所以经期也容易感染疾病,需要格外小心。
之前有同学问经期是否可以练习调息/呼吸法,我的理解是经期可以练呼吸法,但是要很柔和,否则就会过多调动宗气(肺气+脾胃气),从而不利于宗气协助推动经血排出。
之前跟同学聊天,她说,行经期间,就是打扫房间,很多人一起打扫可以尽快扫出经血,而如果此时我们做很多运动,就意味着调度了一些人去干运动这个活,就会不利于经血的排出。所以,该休息就休息吧!
按西医的角度,人体的激素由内分泌系统分泌(如图5),这些激素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经期期间黄体素和孕激素都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人容易感觉疲劳。但是难以解释经期出现的各种症状,因为这个角度更微观、更复杂、也更难推断。大多数情况,还是通过一些现象来解释,比如黄体素比较高时精力会较旺盛,孕激素分泌的高峰期也会精力旺盛,经期期间体温较低等等。
总之,我觉得内分泌系统的激素跟中医和阿育吠陀所说的气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可以参考。
后来开始研习阿汤,当然根据之前的经验,我头三天是完全休息的。在阿汤的书籍上也提到,经期头三天避免练习。
然而,第四天到经期结束几天到习练也很关键,如果稍有不慎也会影响当月的身体状态,比如有一次我练顺溜了,就一直练了下去,结果发现闭合扭转也练了,然后那个月状态就比较差,直到下一次经期结束。这是因为经期第四天到经期完全结束的几天,子宫壁刚刚脱落一层,新生的子宫壁还比较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害到它,比如挤压到子宫、或者腹部力量练习造成腹内压太大。
当然,就我个人而言,我身体素质较差,不管是从阿育吠陀的五种风息,还是中医的人体之气,还有内分泌系统的激素等角度来看,都是气虚、激素少,所以在经期需要更多休息,让这些气好好协助经血排出。
而有的人身体素质很好,气非常足,那她仅需要一部分气去帮助推动经血排出,另一部分气则可以用来运动、调息等等。
总之,不同的身体素质,不同的习练方案,但无论如何整个经期期间都不应挤压腹股沟(卵巢的位置),也不能倒立。
如今习练瑜伽的女性越来越多,我们还是需要把经期的习练重视起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瑜伽八支当中的第一支Yama当中就提到Ahimsa(不伤害),我们练习会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伤害自己。